名称 | 热处理过程 | 热处理目的 | |
4.回火 | 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 回火是紧接着淬火以后进行的,也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 |
①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。在通常情况下,零件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有很大提高,但塑性和韧性却有明显降低,而零件的实际工作条件要求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。选择适当的回火温度进行回火后,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。 ②稳定组织,稳定尺寸。 ③消除内应力 |
|
类别 | (1)低温回火 | 将淬硬的钢件加热到150-250ºC,并在这个温度保温一定时间,然后在空气中冷却,低温回火多用于切削刀具、量具、模具、滚动轴承和渗碳零件等 | 消除钢件因淬火而产生的内应力 |
(2)中温回火 | 将淬火的钢件加热到350~450%,经保温一段时间冷却下来,一般用于各类弹簧及热冲模等零件 | 使钢件获得较高的弹性、一定的韧性和硬度 | |
(3)高温回火 | 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到500~650ºC,经过保温以后冷却,主要用于要求高强度、高韧性的重要结构零件,如主轴、曲轴、凸轮、齿轮和连杆等 | 使钢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,即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及足够的硬度,消除钢件因淬火而产生的内应力 | |
5.调质 | 将淬火后的钢件进行高温(500~600ºC)回火多用于重要的结构零件,如轴类、齿轮、连杆等调质一般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的 | 细化晶粒,使钢件获得较高韧性和足够的强度,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| |
6.时效处理 | (1)人工时效 | 将经过淬火的钢件加热到100~160℃,经过长时间的保温,随后冷却 | 消除内应力,减少零件变形,稳定尺寸,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更为重要 |
(2)自然时效 | 将铸件放在露天;钢件(如长轴、丝杠等)放在海水中或长期悬吊或轻轻敲打 要经自然时效的零件,最好先进行粗加工 | ||
7.化学热处理 | 将钢件放到含有某些活性原子(如碳、氮、铬等)的化学介质中,通过加热、保温、冷却等方法,使介质中的某些原子渗入到钢件的表层,从而达到改变钢件表层的化学成分,使钢件表层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能 | ||
类别 | (1)钢渗的碳 | 将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 常用于耐磨并受冲击的零件,如:轮、齿轮、轴、活塞销等 |
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(HRC60~65)和耐磨性,而中心仍保持高的韧性 |
((2)钢渗的氮 | 将氮原子渗入钢件表层 常用于重要的螺栓、螺母、销钉等零件 |
提高钢件表层的硬度、耐磨性、耐蚀性 | |
(3)钢的氰化 | 将碳和氮原子同时渗人到钢件表层适用于低碳钢、中碳钢或合金钢零件,也可用于高速钢刀具 | 提高钢件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| |
8.发黑 | 将金属零件放在很浓的碱和氧化剂溶液中加热氧化,使金属零件表面生成一层带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常用于低碳钢、低碳合金工具钢 由于材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,发黑层的薄膜颜色有蓝黑色、黑色、红棕色、棕褐色等,其厚度为0.6~0.8µm |
防锈、增加金属表面美观和光泽,消除淬火过程中的应力 |